为最大限度地减轻汛期洪涝灾害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高效有序地开展防汛(防台风)抢险救灾工作,保障我院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上级统一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防汛(防台风)工作指导思想
我院防汛(防台风)工作,在上级领导部门和济南市防汛(防台风)指挥部门统一领导下,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救助为辅”的方针,切实做好防汛(防台风)前的准备工作。在发生汛情时,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团结协作、全力抢险的防汛(防台风)工作原则,组织全院人员和力量,做好防汛(防台风)自救工作,努力减轻学院财产和师生生命财产的损失。
二、防汛(防台风)工作组织机构
1、成立防汛(防台风)工作指挥部,负责全院防汛(防台风)的组织和领导工作。
指挥中心:学院领导班子
成员:
刘常炜、皇甫海峰、刘伟、杨峰俊、杨钢军、张树峰、周耀、
张成强、聂琳、张雷、侯洪涛、韩立国、程显喜、张彭飞、
齐守泉、夏兆民、姜 灵、任清华、刘燕。
各二级学院、各部门成立防汛(防台风)工作小组,负责各自区域的防汛(防台风)。
2、成立学院防汛(防台风)工作办公室,在院防汛(防台风)工作指挥部领导下,负责全院防汛(防台风)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办公室主任:皇甫海峰 13864112345
张成强 18605312517
副 主 任:唐一民 13335139338
防汛(防台风)工作办公室电话:86385123 86385026 86385028
办公地点:崇德楼223、323室
3、防汛(防台风)抢险队
成立院防汛(防台风)抢险队,执行防汛(防台风)工作中的具体工作和紧急任务。抢险队由总务处分管的物业人员和安保处分管的安保人员组成。
抢险队队长:阎晓明、唐一民(双山校区);
陈铁、王青(绣源河校区)
于涛(和平校区)
副 队 长:保安队长、物业经理
4、青年教职工防汛(防台风)抢险队
成立青年教职工防汛(防台风)抢险队,执行防汛(防台风)工作中的具体工作和紧急任务。
抢险队队长:张雷、张树峰、李东鹏
队员:学院青年教职工
5、防汛(防台风)救护队和防汛(防台风)后勤保障组
成立防汛(防台风)救护队,负责防汛(防台风)现场人员的救护和伤、病人员的转送和安置工作。成立防汛(防台风)后勤保障组,负责救灾物资、救灾人员、伤病员的运送转运工作和生活保障工作。
组 长:唐一民、陈铁、王青
副组长:逯芳芳、徐锴、闫琦
三、组织机构职责
1、防汛(防台风)工作指挥部职责
①执行上级有关防汛(防台风)工作的指示和部署;
②传达上级防汛(防台风)工作指挥部发布的汛情预报、指示、通知、通告;
③全面掌握和部署学院防汛(防台风)工作的准备情况和进展情况,对各部门的防汛(防台风)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
④召集有关部门对汛情形势进行研究和分析,做出决策,交有关部门执行。
2、防汛(防台风)工作办公室职责
①在院防汛(防台风)工作指挥部领导下,负责全院防汛(防台风)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②宣传上级防汛(防台风)工作指示精神,普及防汛(防台风)科学知识和救生基本常识,宣传和报道防汛(防台风)工作中的先进事迹;
③建立健全学院防汛(防台风)救灾各项制度、办法和工作程序;
④负责学院防汛(防台风)救灾基本数据的统计汇总工作;
⑤负责与上级防汛(防台风)救灾指挥部门的联系、联络工作,并开展防汛(防台风)救灾情况的收集、上报工作;
⑥传达上级发布的汛情预报、命令、指示、通知、通告;
⑦根据院防汛(防台风)工作指挥部统一部署和安排,及时下达指挥部做出的各项决策;
⑧负责接待上级领导的视察、检查及师生来访。
3、学院各部门防汛(防台风)工作小组职责
①执行院防汛(防台风)工作指挥部和防汛(防台风)工作办公室布置的工作和下达的任务;
③负责制定防汛(防台风)工作应急预案,做好安全工作;
④按照学院防汛(防台风)指挥部的安排和部署,做好宣传工作,掌握和稳定师生情绪,不信谣传,并及时向防汛(防台风)工作办公室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⑤搜集和掌握有关防汛(防台风)、汛情等方面的资料,并及时向院防汛(防台风)工作办公室汇报。
4、院防汛(防台风)抢险队职责
①落实和执行院防汛(防台风)工作办公室布置的具体工作和紧急任务;
②负责全院房屋、设施的抢险和安全工作;
③排除险情,救护受伤人员,搜救失踪人员;抢救国家财产、文物、机要档案资料等;
④在汛期确保排水道路的通畅,确保水、电、气、通信的安全运行;
⑤负责日常的汛情、灾情监测和检查工作。
5、防汛(防台风)救护队和防汛(防台风)后勤保障组职责
①执行院防汛(防台风)工作办公室布置的工作和任务;负责组织防汛(防台风)救灾现场人员的救护和伤、病人员的转送和安置工作;负责全院的消毒、食品检测、水源净化等工作,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及蔓延;负责组织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的供应;
②在汛期负责车辆的调配以及救灾物资、救灾人员的运送和伤病员的转运、安置工作;做好抢险队伍的生活保障工作;储备一定数量的粮食、食油等生活必需品和抢险救灾物资,在汛期做好全院的生活保障、供应工作。做好饮食卫生安全工作,防止群体性疫病的发生。
四、预警及响应
1、汛情预警
由市气象部门和城市防汛(防台风)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宣布即解除。根据气象、水文、工程等信息资料分析汛情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由低到高划分为蓝色汛情预警(IV级)、黄色汛情预警(Ⅲ级)、橙色汛情预警(Ⅱ级)、红色汛情预警(Ⅰ级)四个预警级别。
2 预警响应
2.1 蓝色汛情预警响应(IV级):
学院领导带班,相关人员到岗,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工情、险情并及时报告相关信息;重点防汛(防台风)部位抢险人员做好抢险的各种准备工作;提醒师生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注意安全。
2.2 黄色汛情预警响应(Ⅲ级)
各部门在蓝色汛情预警响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带班,防汛(防台风)重点部位责任人和相关人员加强巡查,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置、及时报告。
2.3 橙色汛情预警响应(Ⅱ级)
各部门在汛情黄色预警响应的基础上,防汛(防台风)指挥部成员全部上岗到位,抢险人员一线待命。师生停止室外活动,转移危险地带师生到安全场所避雨,密切监视灾情。切断低洼地区室外电源或者已漏雨校舍的电源,密切监视危险化学品存储场所等重点部位,落实相应处置措施。
2.4 红色汛情预警响应(Ⅰ级)
各部门在汛情橙色预警响应的基础上,防汛(防台风)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所分管受灾现场,成立现场保卫、避险疏散、医疗救护、后勤保障等紧急抢险救援小组,现场组织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3 响应程序
3.1 指挥与协调
蓝色汛情预警响应(IV级)由防汛(防台风)指挥部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黄色汛情预警响应(Ⅲ级)由副总指挥负责指挥调度,橙色汛情预警响应(Ⅱ级)由总指挥召集防汛(防台风)指挥部全体成员集结到岗到位指挥调度,红色汛情预警响应(Ⅰ级)防汛(防台风)指挥部成员立即赶赴受灾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工作。
五、防汛(防台风)重点部位
院内的能源、通讯、财务、食堂和餐饮点、超市和商业网点、人防工事、涉密部位及有关教学科研设备和各种生活设施、学思楼地下室、行知楼地下人防、格物楼人防、崇德楼地下室、绣源河校区综合楼人防为防汛(防台风)重点。
六、防汛(防台风)期间的日常防御
1、排水防涝
做好院内排水设施设备和排水管网的检查、维修,清理屋顶平台,防止天沟和落水管道阻塞,及时清理下水井、排水管线和校园路面垃圾,确保院内道路排水畅通;院内低洼易涝区域和地下设施要做好防止雨水倒灌和积水排水准备,院内景观湖、蓄水池、贮水井进行预排空或降低贮水量。
2、防高空坠物
全面清理各类校园高空构筑物,对空调外机、宣传指示牌、室外天线、老旧牌匾等户外设施进行清查,及时加固;做好校园内的大树、老树维护,特别注意对行道树、围墙绿篱蔷薇以及师生活动区域的树木及时修剪、加固;注意院内简易工棚、简陋车棚、建筑外贴面的清理整治,及时消除问题隐患。
3、定期演习演练
确保必要的资金投入,在每年汛期前要对防汛(防台风)队伍进行专门培训,抢险、救护人员要掌握一定的抢险、救护知识和自身防护技能。
4、物资储备
做好防汛(防台风)抢险物资、工具的准备和储备工作,特别是生活急需用品和油料储备要充足,以保证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生、教职工的生活在汛期的正常运行。
七、附则
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全力做好防汛(防台风)抢险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和平校区防汛(防台风)由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组织开展。
2、坚持服从大局、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的原则。要求各部门按照要求明确责任、密切配合确保防汛(防台风)工作万无一失。
3、坚持预防为主、防抢结合的原则。
4、奖惩结合原则。对防汛(防台风)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学院将给予表扬和表彰。在防汛(防台风)工作中,因玩忽职守、不遵守法律法规和防汛(防台风)救灾纪律的,学院将依法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理。使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追究其刑事责任。
5、在防汛(防台风)救灾工作结束后,务必全面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2022年6月21日
附则:
名词术语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将于可能持续。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附:必备救灾物资明细
名称 |
数量 |
备注 |
黄沙 |
12方 |
|
储沙箱 |
17个 |
|
工具箱 |
17个 |
|
铁锨 |
34把 |
|
挠钩 |
3把 |
|
编织袋 |
500个 |
|
全身雨衣 |
6套 |
|
普通雨衣 |
14套 |
|
手电筒 |
10只 |
|
铁镐 |
5把 |
|
水鞋 |
14双 |
|
加高最后一道防护网 |
|
|
备注:
一、必要时协调凯文开通泄洪沟泄洪。
二、工具箱、储沙箱位置:
1、学思楼地下书库南北两侧、变电室各放置1个,计3个。
2、崇德楼7个外出门、变电室2个门各放置1个,计9个。
3、1#公寓楼东西两头各放置1个,计2个。
4、中水站3个门各放置1个,计3个。
5、行知楼各门均放置1个。
6、绣源河校区综合楼南门放置1个。